伴隨著悠揚的天鵝鳴叫,7月30日,“魅羽”——王智攝影作品展暨作品集首發(fā)式在中國攝影畫廊開幕,展覽呈現(xiàn)了攝影家王智以天鵝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實驗性影像作品。
攝影家王智(右一)在開幕式現(xiàn)場致辭 王知臨 攝
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李舸,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楊越巒,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顧問張桐勝、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高琴,《中國攝影》雜志主編徐艷娟,中國攝影出版社社長高揚,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黃成江、梁達明,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程鐵良,策展人、評論家舒陽,河南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羅勇,《魅羽》主編、評論家陳曉琦,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李剛等攝影界人士出席了開幕式。一同參加開幕式的還有王智的親朋好友,以及人民網、光明網、中國藝術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網、中國攝影報、數碼攝影、攝影之友、搜狐網攝影頻道、網易新聞、雅昌藝術網、蜂鳥網等媒體的記者們。
來賓在“魅羽”展覽現(xiàn)場觀展。 龔月強 攝
在展覽現(xiàn)場,王智的作品以不同尺寸、不同材質、不同形態(tài)呈現(xiàn),有些作品以超過兩米的巨大尺幅給觀眾形成一個沉浸式的觀看體驗,而有些則需要湊近仔細地端詳、品味那些抽象的天鵝元素所形成的畫面意境。與展覽開幕同期舉行的還有,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展覽同名畫冊《魅羽》的首發(fā)儀式。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展覽同名畫冊《魅羽》的首發(fā)。
開幕式結束以后,在展覽現(xiàn)場舉辦了王智攝影藝術座談會。座談會上,王智首先暢談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感想,隨后各位與會嘉賓在座談會上針對王智的創(chuàng)作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
1982年,因為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還在上高二的王智偶然接觸了攝影,從此無聲無息地埋下了藝術的種子。大學時期的王智任校攝影協(xié)會主席一職,當時的他熱衷于兩件事情:一是反復閱讀能夠得到的攝影書刊;二是在暗房中進行各種操作和測試實驗。從大學畢業(yè)進入企業(yè)的王智因工作的繁忙曾一度放下了相機,但是創(chuàng)作的種子一直在心中萌發(fā)著,直到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了一群在天空鳴叫飛翔的白色大鳥——天鵝,從那以后王智開啟了自己長達20多年的拍攝主題。
王智攝影作品
在人類文化中,天鵝不僅是一種美麗的候鳥,更是一個美好的象征。天鵝的美麗超越了時間和空間,超越了民族和國度,成為古往今來全世界人們心中一個共同的美好意象。為了拍攝天鵝,王智走遍了新疆、甘肅、寧夏、河南、山東等北方主要的天鵝遷徙棲息地。他在情節(jié)、細節(jié)和瞬間中展現(xiàn)天鵝的高貴與美麗,在色彩、光影與構成中營造雋永精妙的審美意境。
其實拍攝天鵝是一件極富挑戰(zhàn)性的事情,因為已經有太多的攝影師投身其中。攝影家們都在用同樣的視角、近似的圖像,重復著自己雷同著他人。也正因為如此,超越與創(chuàng)新成為橫在每個攝影家面前的門檻,考驗著攝影家的藝術靈感和創(chuàng)造能力。
王智清醒地認識到他需要一次新的突破。隨后他逐步調整自己的視角,開始了一次從真實性表象向意態(tài)化心像的戰(zhàn)略轉移,他的新探索同時在多個向度上展開。
王智攝影作品
攝影評論家、策展人陳曉琦對于王智在幾個階段的創(chuàng)作轉向都有精辟的解讀。
首先,是開發(fā)攝影可能性的實驗。王智的實驗分別指向了時間和空間。他在這一時期的影像,空間復映疊合,物象錯位扭渉,色彩奇異詭譎,天鵝恍惚迷離,虛實與動靜相生,真實與夢幻糅合,創(chuàng)造出一個超越性的幻化的天鵝意象。
王智攝影作品
其次,是走向抽象的探索。王智關于攝影可能性的實驗無疑受到抽象藝術的啟迪,他對時間和空間的處理方式其實必然會帶來影像的抽象性,或者說抽象性才是他的探索的旨歸。
王智攝影作品
第三,是對藝術傳統(tǒng)的回望 。王智特別欣賞宋代藝術單純簡潔,清新出塵,意境悠遠的品質以及自然生靈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安寧的氛圍,他對宋代一些經典畫家的作品十分熟悉,在天鵝觀察拍攝中時常有場景勾起他對宋代山水花鳥畫作的記憶,于是,宋代繪畫與天鵝攝影的結合成為王智的一種另類化的新實驗。
王智攝影作品
第四,是新觀念的滲透。傳統(tǒng)與當代、中國與世界,各種藝術思潮并行交錯,構成了當下藝術創(chuàng)作的“中國語境”。不同觀念或清晰或模糊、或直接或間接、或單一或綜合、或自覺或不自覺地進入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形成了愈發(fā)復雜的藝術現(xiàn)實,這些也體現(xiàn)在王智多向度的探索中。
王智攝影作品
王智迄今為止的攝影歷程,其實是很多攝影家共同的道路:從大眾化的觀看進入,到走向新的可能性的探索,在不斷地突破和打磨中走向個性的生長和確立。雖然其間有著各種各樣具體的不同,但在同一的時代背景和文化氛圍中,王智所面對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共同性的問題,那么王智的探索也就不僅是個人的,也是屬于藝術史的。因此,《魅羽》也就有了更多的意義。
王智攝影作品
本次展覽將會持續(xù)到9月,歡迎大家前往中國攝影畫廊參觀、交流。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lián)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