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翟紅剛/邢江 發(fā)布時間:2021-08-09 10:47:33 來源:影像中國網(wǎng) 【原創(chuàng)】 編輯:影像中國網(wǎng)
【允許轉載,轉載時請標注來源和作者】
黃河水在小浪底水庫沉淀滌清,岸邊堆滿沖擊而來的枯木。
風陵渡,冷風中垂釣的人 。
黃土與黃河
黃河岸邊,團建做游戲的年輕人。
防止公路兩側巖石滑落的保護網(wǎng)。
黃河邊放聲高歌,為廣場舞練聲的中年女性,為廣場舞練聲。
洛陽鏟在包拯墓地留下的探洞。
運城鹽湖景區(qū),拍模特走步視頻的年輕人。
永昌陵附屬建筑的遺跡。
散步的游人經(jīng)過永昌陵石像。
孟津縣,薄霧中的小浪底水庫大壩。
新鄉(xiāng)市原陽縣,捕魚的人。
羊群
建設小浪底水庫時的工人聚居地,成為一個觀景點。
太行山的層積巖。
面對不息的黃河,拉家常的老人。
靜候黃河魚上鉤。
黃河三峽支流,釣魚的情侶。
為將來紀實
——讀翟紅剛《黃河厚土》系列作品
文/邢江 圖/ 翟紅剛
攝影術誕生于1839年,與孔德提出實證哲學同年,使它從誕生之后就與“實證”、“現(xiàn)實”、“真實”等字眼脫不開關系。然而攝影發(fā)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單純的留影那么簡單,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關注。通過攝影,攝影師試圖表現(xiàn)什么?試圖表達什么?這種基本的美學問題只要攝影不消亡,就會永遠討論下去。
在翟紅剛《黃河厚土》系列作品中,我們能看到他將鏡頭對準了多個城市黃河沿岸的自然景觀、人文風貌,以及被改變或正在被改變著的依河而生的人們的生活。他用照片為我們展現(xiàn)著樸素的場景、講述著有種種背景的現(xiàn)實故事。但,這并不是這組照片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理由。
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拍攝黃河的攝影人太多了,有知名中外的攝影家,也有名不見經(jīng)傳的民間高人;我們能看到的黃河影像也太多了,有的聚焦風景,有的聚焦人情,而很多影像已然成為符號在我們談論黃河時會下意識地投射在眼前。
那么,區(qū)別于其他黃河影像,《黃河厚土》在試圖表現(xiàn)和表達什么?
偶遇
翟紅剛這樣說:“再次沿著黃河而行,在這個充斥移動互聯(lián)、直播消費、選秀打投等概念的當下,我們看到的是怎樣一個中國?”如此,他試圖通過個體觀看,隨機記錄,使用單張敘事的方式,來表現(xiàn)變化與不變的中國。
《黃河厚土》是嚴謹而溫和的,它動用攝影技巧,讓現(xiàn)實充滿秩序和美。它舍棄了攻擊性,披上親和的外衣,吸引觀者的視覺注意——這是一種東方式的沉思,內斂而悠長。
翟紅剛從事報道攝影相關工作近20年,既做過攝影記者,也當過圖片編輯;既在一線工作,又管理攝影團隊。我想在創(chuàng)作這組作品時,他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哪怕攝影師有足夠長的時間,游走在黃河兩岸,但對于能拍攝到什么場景,卻是無法預謀的。偶然性,正是作品的迷人之處。
在河邊面對手機高歌的中年婦女,狂風中發(fā)型凌亂的釣魚愛好者,景區(qū)的“野生”導游,學貓步的年輕女孩,他們是偶然進入畫面的主角,但卻彼此不相關。他們是迥異的個體,但把背景拉遠到黃河流域,則或多或少體現(xiàn)出一種共性,甚至再遠距離的觀看,幾乎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人與以往的不同。
景觀亦然,不只是人,即便是沒有生命的景,也始終有訴說的能力。人類活動改造了天地,天地雖不語,但卻坦陳于畫面中。岸邊堆積的枯木、柏樹林中古墓的探洞、公路兩側聳立的沉積巖,默默刻下時間的印記。
在后現(xiàn)代的文化語境中,權威在消減,中心在消失,世界變成了無數(shù)的碎片和斷層。攝影師只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攝影師可以把偶遇的畫面定格為影像,并為影像的呈現(xiàn)裝扮成一種風格,但卻無法把握作品“出街”后,在觀者層面的意義。
在翟紅剛的這組作品中,不再追求情節(jié)的邏輯性,主題的完整性。盡管每一個場景都是攝影師的主觀選擇,但創(chuàng)作卻沒有強烈的目的性。如同羅伯特·弗蘭克,或者阿萊克斯·韋伯,他們在旅行中拍攝,偶遇心動,觸發(fā)快門。
故事
攝影作為觀看與講述的媒介,總是關涉到維系文化認同、促進文化發(fā)展的“故事”建構。
幾十個世紀以來,故事一直伴隨著人類文化的發(fā)展,以致當我們回憶往事時(關于自己或關于世界的往事)想到的只有形形色色的故事。
在漢語中,“故事”一詞本來是“故去的事”的意思,一直到魯迅的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仍在使用這層意思。而英語中“story”古義是“歷史”或“史話”,這種一致不是沒有意義的,它表達了“故事”的一個很重要的時態(tài)特征,故事是講述過去的事的,即使是那些敘述未來事件的小說或科幻題材,仍然是基于人們現(xiàn)實經(jīng)驗的。所以英國小說家福斯特用“國王死了,皇后也死了”來說明什么是故事。
故事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它的虛構性。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亞里士多德的“詩”指敘事文學)中說“詩人的職責不在于描述已發(fā)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發(fā)生的事?!币簿褪侵赋隽斯适虏皇峭耆谑聦嵍窃试S作者的虛構的。即使我們翻閱任何一本歷史書,也總會找到作者想象的成分。
攝影是橫跨了印刷時代和數(shù)字時代信息載體,它讓人類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世界是什么樣的,它最先以其“可真實的描摹現(xiàn)實”而贏得認可,卻又將攝影師對于現(xiàn)實世界的看法限制在取景器對于現(xiàn)實的取舍剪裁之中,使得通過它反映的世界帶有“虛構”色彩。而在攝影這個真實而又帶有虛擬的世界中,故事仍然是它的主要內容,也“借助虛構映照了作者設想的現(xiàn)實”。以記錄與表現(xiàn)社會為己任的紀實攝影更是像歷史敘事那樣在為觀眾講述著經(jīng)過作者篩選的、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實,在影像的表面背后是攝影者要交待的“故事”。
在《黃河厚土》中,每一張照片都在敘事,講述一個已經(jīng)過去的瞬間,這是它的紀實本能,但其所敘之事映射著的攝影師的情緒或臆想,則要依賴觀者的聯(lián)想了。
翟紅剛在對《黃河厚土》系列照片排序時,將風景與人物照片間隔排列,讓其互相襯托,相互激發(fā),形成敘事的場域。這正是一種引導,引導觀眾在解釋照片和理解故事時,加入更多基于自身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想。聯(lián)想越多,故事越飽滿,個體的觀看越能激蕩公共文化。
最后,讓我們回到開始的提問:再次沿著黃河而行,在這個充斥移動互聯(lián)、直播消費、選秀打投等概念的當下,我們看到的是怎樣一個中國?攝影家用照片給出線索,故事卻未完待續(xù),與觀者一道,為將來紀實!
在未來,當我們再次觀看《黃河厚土》,或許會感動,或許會疑惑,而這正是攝影“偶遇”畫面的確定性和“故事”表現(xiàn)的模糊性之魅力所在。
文字:邢江,傳播學碩士,曾任《攝影世界》雜志副總編輯,多年從事攝影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
攝影:翟紅剛,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新浪網(wǎng)圖片總監(jiān)。
本網(wǎng)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wǎng)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jīng)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wǎng)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wǎng)或與本網(wǎng)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lián)網(wǎng)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